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第一个选择方向的人无疑是令人心生敬意的,他是冒险家,他是创造者,而后来的人往往只能是依迹跟随。
“选择”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有些人因为情有独钟而选择,有些人却是因为别无选择而选择;有些人能够主宰自己,主动的去选择,而有些人不断的经历无可奈何的被选择。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选择:择房,择校,择业,择偶等等。有人小心翼翼、考虑再三的选择,有人处之泰然、淡定从容的选择,有人常怀“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选择,也有人始终坚持“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选择。有些人挥汗如雨,快马加鞭的选择到达人生的高度,而有些人则不慌不忙的选择尽收沿途上的美好。
常会听到身边有了些生活阅历的人说“早知道当初……就再也不会……”。“人无前后眼,事无早知道”。我是坚持“无悔派”的,哲学上说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坏的一面自然也会有好的一面,人生路上何必有悔?不如换种心境捡拾美好。
上了岁数的人总喜欢提“过去”,常把“我们那时候……”挂在嘴边,有些年轻人总是对此比较反感,甚至对过去老掉牙的东西嗤之以鼻,而我却乐于接受。世上的热闹那么多,不可能件件都经历,要学会用眼去看;世上的路那么多,不可能条条都走过,要学会用心去体会。“过去”就是一条老路,一条有底蕴有内涵的老路,听别人讲述“过去”,想象他所选择的那条路,路上有沟坎,有起伏,甚至有陷阱,感受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经历过阴雨也享受过晴日。你从他的讲述中会惊喜的发现他在探索这条路时留下的字迹斑驳的路牌,上面刻着的是他的人生感悟,每一笔所用的力道都很深,为的是提醒后来者。
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路,走过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人。路始终是在脚下,之所以走出不同的路,因为你脑中的念、心中的想、脚下的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