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市民心声 >> 正文


关于加强公安保密工作的若干思考

[日期:2017-10-26]    来源:明山分局金山派出所   作者: 顾斌

保密是人或社会组织意识到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项如果被他人知悉或社会公开,会对自己造成某种损害,从而对该事项实施的一种保护行为。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警务工作秘密繁多,是保密的要害部门。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保密工作的观念、方式、手段也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保密工作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一、当前公安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工作形势复杂,保密斗争激烈。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方利益交织博弈、碰撞激烈,公安机关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处在矛盾斗争的前沿,极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公安执法行为进行恶意炒作的事情时有发生,目的就是丑化公安形象,煽动群众不满情绪,削弱政府公信力。如此形势下,公安保密工作需处处谨慎,不能有半点马虎。

(二)执法公开透明,保密难度提高。自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来,执法方式越来越公开,程序越来越透明。执法公开是增强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但执法公开并不意味着是全盘的公开,公安机关存在诸多的警务工作秘密。公开是势在必行,保密也是硬要求。既做到信息能公开,又做到秘密不泄露,保密难度越来越大。

(三)信息化不断推进,保密形势严峻。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计算机已成为工作的主要帮手,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在现实生活工作中,通过在电脑程序中植入“木马”病毒来窃取秘密的事件层出不穷。另外,打印机、复印机、WIFI也是泄密的重要渠道。科技的不断进步,窃密手段的多元化,对保密的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保密形势也更加严峻。

二、公安保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了解保密,通过在日常保密检查中发现,很多民警将诸如案发现场勘察记录、审批表等涉密信息随意保存在公安网电脑甚至是互联网电脑上,违反了保密规定却浑然不知。不清楚什么内容是秘密、不知道如何保密是基层民警的一个普遍状态。二是轻视保密,一些基层单位,重业务轻管理,保密工作说起来很重要,忙起来就可以不要。三是有麻痹大意的思想,有些民警知道某些内容涉密,但认为都是些小事,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怕麻烦而不愿采取保密措施。

(二)条件落后。随着办公日益现代化,各种硬件、软件的不断更新,给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受经费等条件方面的限制,保密的设备没有跟进升级,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就电子文件的拷贝、传送情况来说,从互联网向公安网电脑导入文件资料,按规定是不允许使用普通U盘,只能用定制的单导U盘,但下发的定制U盘数量有限,平均每个所队只能分配到1-2个,很难够用;公安机关向其他政府部门传送内部电子文件,按保密的要求需用光碟刻录,但受条件限制,基本上还是通过QQ、邮箱等工具传送。

(三)队伍不专业。虽然成立了分局保密委员会,有政工、警保、通信等七个成员单位,但真正负责开展保密工作的只有办公室一个部门,且只有一名民警兼职负责保密工作,未受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属于“半吊子”水平。人数有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保密工作很难全方位开展。

(四)制度不健全。保密检查、登记、考核制度不完整,警务公开及信息发布相关制度也不健全,平时开展工作无计划、无安排,想到一下就做一下,想到哪做到哪。什么内容需要保密、如何定密?谁来做、如何做、标准在哪?没有明确的说明和规范。

三、工作中容易出现泄密的几种渠道

(一)涉密文件方面。涉密文件传阅、归档和销毁等没有专人负责统一管理,没有明确的登记台帐,有的涉密文件甚至被随意复印或摘抄,很容易导致涉密文件的丢失或者秘密的外泄。

(二)移动存储介质方面。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使用随意,且经常在公安网和互联网交叉使用,容易感染病毒;移动存储介质保管不规范,有的涉密U盘被带到公共场所甚至丢失,容易造成秘密泄露。

(三)办公设备方面。计算机未安装杀毒软件或是安全客户端,抗病毒入侵能力较弱;有的民警将手机连接到公安网电脑,极易造成病毒侵入和信息泄露。此外,涉密计算机的维修或报废未通过专门的渠道,直接送到市场上处理,也容易导致泄密;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也是重要的泄密渠道,一些办公设备可以将处理过的文件内容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特定的客户端,信息也可能由此外泄。

(四)信息发布方面。随着微信、微博等即时通信工作的广泛使用,民警喜欢在社交媒体上“晒”各种东西,很容易导致泄密。如去年在侦办一起跨省贩卖毒品案过程中,民警在抓获贩毒头目后,立即通过微信发消息至朋友圈。因为涉案人数众多,且后续工作未完成,过早发布信息很可能泄露秘密,使得其他嫌疑人有所察觉。此外,通过QQ、邮箱等工具传递的涉密信息也很容易被人截取。

(五)资料信息方面。公安机关通过数字证书能轻易查询到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住宿记录、交通工具等信息,数字证书保管不好、使用不当,信息就可能会泄露。

四、做好公安保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强化宣传引导,解决认识的问题。树立两种意识:一是保密工作无小事意识。保密的对象通常是核心事项,泄露秘密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和危害,一般密级越高损害越大。公安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一件小事也可能引发出大事件,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保密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自律意识。很多民警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自己不身处保密要害部门,就无密可保,也无密可泄。殊不知自己与家人或朋友的侃侃而谈、在公众场合探讨交流工作或是发一条吐槽工作的微信到朋友圈都可能泄露秘密。窃密无孔不入,保密要滴水不漏。要有强烈的敏锐性,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管好自己的手,不该写的坚决不写;管好自己的眼,不该看的坚决不看。

(二)明确任务分工,解决责任的问题。落实三级责任,明确谁来管,谁来做,确保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子。一是落实主管领导责任。明确单位“一把手”为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改变主管领导挂名做“甩手掌柜”的情况,落实指导、督促、检查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使责任更具体,任务更明确。二是落实部门领导责任。明确各部门负责人的分管责任,要求严格落实保密的各项工作举措,抓好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工作不出纰漏。办公室、通信科是保密工作的重点部门,重点担负起保密工作的组织、管理责任,做好本部门的保密工作,同时指导、督促其他单位做好保密工作。三是落实民警责任。保密的各项工作举措需要责任民警来执行落实,要量化民警的职能任务,制定保密工作的进度表,明确时间点,落实保密检查、台帐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民警责任到位、行动到位。

(三)加强学习培训,解决队伍的问题。通过教育培训,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队伍,为做好保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加强对涉密岗位民警的培训。涉密岗位民警是保密工作的重点对象,如果本身业务不精、能力不强,那就干不好保密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将涉密民警的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使其能认清形势,熟知各种高科技保密和窃密的方法手段,提升自身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对新警的培训。要将保密纳入新警初任培训的必修课程,抓好入门教育,提高保密意识,掌握保密方法,了解保密的重要性和泄密的严重后果,不断增强保密的自觉性。三是加强对辅警的培训。辅警是保密不可忽视的重点,要把好用人关,选用一些思想觉悟较高、做事认真细致的人,对立场不坚定、做事马虎的人坚决不予录用;要经常性地开展学习教育,加强监督指导,增强保密意识,提升工作水平。

(四)加大投入力度,解决设备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方面要加大保密设备的购买及更新力度。购置、配齐必要的高科技防范设备,如计算机防火墙、涉密复印传真机、消磁器、涉密U盘等,提升技防水平,提高保密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力度。建立对涉密计算机、U盘、打印机等设备的登记、管理、使用制度,明确谁人负责管理,如何规范使用,确保做到使用有规范、保管有条理、借出有登记、维修有专人。

(五)完善工作规范,解决机制的问题。建立三项制度,确保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一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建立开展定期保密检查工作制度,明确检查的时间节点、工作对象和任务目标,做到检查常态化、工作细致化、任务具体化。二是建立工作督导制度。主管领导、主管单位要定期对其他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规事件,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提高违规违纪成本。三是建立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发布是政务公开和工作宣传的必要手段,但信息发布不是随便什么信息都可以发布,也不是随便哪个民警可以充当发言人,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审查制度、渠道统一管理制度等,确保信息发布取得积极效果。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本文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平山分局 | 明山分局 | 溪湖分局| 南芬分局 | 本溪县局 | 桓仁县局 | 本溪警方博客
设计维护:本溪市公安局网站管理处  联系电话:024-42833684
辽ICP备14008047号
技术支持:深圳市神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