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霖,男,1965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现任治安支队公共秩序大队教导员。从警35年以来,他从事过刑警、监管、治安等工作,先后多次立功受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他这种“老黄牛”精神的感染下,大队民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拼搏,励精图治,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6年度公共秩序大队被辽宁省评为“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苗霖同志被授予“扫黄打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思想上锐意进取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苗霖同志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上,都以身作则做表率。他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政治敏锐性较强,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能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地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监督。平时助人为乐,为人正派,坚持原则,清正廉洁,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并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中,他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杜绝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他根据公共秩序大队的工作特点,排查出大队的6个岗位风险点,制定出6项防范风险措施。他坚持每月对民警进行提醒式谈话,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提高队伍了队伍的整体防范能力。在大队各项执法活动中,未收到一起举报、投诉电话,赢得了群众好评。
岗位上踏实肯干
2017年5月,苗霖同志不慎将腿部摔伤,导致多处骨折,住院期间,他多次和同志们一起研究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在病房里,他坚持写政治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病友们都说,老苗啊,你都受伤住院了,还这样拼命的工作,图个啥呀!他却说,我的人是住院了,但是我的思想不能“住院”。十九大安保刚刚启动,他就拖着还没有完全康复的腿投入到了安保工作当中,因为他知道当下是最需要人的时候,大队人少,工作任务繁重,他坚持白天、晚上和同志们一瘸一拐地对全市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拉网式检查,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下,他咬牙坚持,实在疼痛难忍,他就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同志们看着他肿胀的伤口,疼在心上,敬佩感油然而生,这就是一名老党员、老民警对党的无限忠诚。
事业上尽职尽责
在他的带领下,大队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他大力开展以廉洁自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民警的宗旨意识,坚持组织民警每周三下午进行政治学习,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认真组织民警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制定学习方案、学习计划,使大队的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娱乐场所管理方面,他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逐个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规范娱乐场所管理。他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娱乐场所管理,将“涉黄涉赌”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他总结的“三个一律”、“四个必须”、“五个到位”、“六个狠抓”等工作法,即强调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又明确重点,有督导,有检查,同时强化打击处理,促进了公共娱乐场所规范化经营,对全市娱乐场所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
学习上永不止步
虽然他在教导员岗位上已干了多年,但是他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不仅要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同时还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本领,要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的道路上永不止步。他自费购买了很多业务书籍,他反复学习工作中常用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他常对同志们说,虽然我们是治安民警,不仅要学习涉及治安的法律法规,更要学习好《刑法》的相关法律知识,把握好罪与非罪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把案件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的最多的就是《立案证据定罪量刑标准与法律适用》、《娱乐服务场所和特种行业行政案件裁量基准》、《辽宁省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权细化标准》等业务用书,他办理的案件,没有一起引起当事人上访告状的。
生活中的好大哥
苗霖同志把干警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亲人,用真情来管理队伍,增强了大队的凝聚力。一直以来,他把大队当成自己的家,作为这个“家”中年龄最大的老大哥,他一心扑在这个“家”上。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来”,民警有什么困难,他总是帮着解决。为了大队这个“家”,却忘了自己的家,他80多岁的老岳父肋骨骨折住院治疗,他没去照顾过一次,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他无怨无悔。他带过的队伍,干警思想稳定,各项业务工作都名列前茅。
苗霖同志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整个大队的氛围很活跃,干警工作一条心,关系很融洽。他用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耕耘着自己的“责任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高风亮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