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是公安系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确保一方平安的基层组织,也是公安机关密切联系群众、打击违法犯罪、防控各类事故的先锋队。派出所民警时时刻刻与群众打着交道,他们离民生服务最近、离违法处理最近、离灾害救助最近,理所当然地可以为公安宣传工作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但就目前公安宣传工作现状来看,派出所民警虚应故事,机关宣传民警闭门造车的情况仍然存在,民警宣传积极性不高成了公安宣传工作的短板。因此,我认为,如何有针对性地激发、调动派出所民警对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宣传战斗力,是眼下公安宣传工作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宣传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具体表现
(一)宣传责任感不强。有些民警只重视派出所的日常业务工作,在宣传工作上不愿动脑筋、不愿花精力,对上级下发的宣传任务消极怠工、敷衍塞责、完成意识薄弱,对所里组织的宣传活动推诿拖拉、无动于衷、没有作为意识。
(二)宣传主动性缺乏。派出所民警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会接触到很多人和事,对于一些有宣传点的事件、案情或做法,他们只是停留在做好工作、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不愿去总结、提炼,主动开展宣传工作,致使很多具有看点的公安新闻失去时效性,很多可以得到推广的经验做法被人遗忘。
(三)宣传精气神不佳。部分派出所民警自身有能力做好所内的宣传工作,但因为整体环境和业务工作带来的压力,导致他们面对公安宣传工作时激情缺失、精神颓废,影响了整个派出所的宣传氛围。
二、导致宣传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三大因素”
(一)理解上有偏差。一是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外宣传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些所领导和政工干部没有将政治工作推进会的会议精神贯彻到位,在派出所内部也没有常态化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导致很多民警耳目闭塞,对眼下公安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主动地分散一点精力到宣传工作中。二是对宣传主体的定位不准。基层派出所的“文笔工作”通常是由内勤民警完成,对于各类宣传任务,所领导也往往习惯性地交由内勤民警统筹负责,这就给派出所的其他民警造成误解,以为宣传只是所领导和内勤的事,与自己关联不大。三是对宣传内容的认知有局限。不少民警将公安宣传局限在了新闻报道,认为只有那些新颖的、引人眼球的事件和案情才能做宣传,而完全忽略了公安日常工作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和总结,导致一些不出警、不办案的民警错误地认为没有什么可供宣传的素材。
(二)工作上有压力。一是来自内部的压力。派出所工作量大、危险性高,安保任务、清查行动、专项整治一个接着一个,应接不暇、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派出所民警往往没有精力去做宣传工作,甚至忘记了宣传工作。此时如果对民警过分要求,只会导致他们对公安宣传工作产生厌烦情绪。二是来自外在的压力。公安宣传与社会面宣传既有相通性也有特殊性,尤其是在对重大案件的报道和对重要经验的总结上,民警拿捏的程度很关键。以重大案件的报道为例,民警在撰写新闻稿件或提供新闻线索时,既要把案情叙述清楚,又要做好侦查破案手段的保密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领导不满、群众不满、媒体不满的尴尬局面,给民警徒增无形的宣传压力。
(三)能力上有欠缺。一是在宣传点的挖掘上有不足。派出所的很多民警没有宣传经历,对于处理的警情、办理的案件、救助的群众,哪些可以宣传、哪些不能宣传,哪些应该深度宣传、哪些只需一带而过,把握的不准,导致报送的很多新闻线索得不到采用,积极性受挫。二是在宣传材料的写作上有不足。公安对外宣传材料不同于询问笔录,也不似经验交流或调研文章。有些民警对外宣材料尤其是经验做法类稿件的编写似懂非懂,独立完成的宣传材料经常被打回,需要多次斟酌、“一改再改”,最终导致了他们对公安宣传工作的兴趣淡化。
三、如何有效激发宣传工作积极性的“三项机制”
对于激发派出所民警宣传工作的积极性,我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满足民警相对应的“社会需求”,即从精神、物质上给予与工作付出相匹配的回报,既要下任务、也要有奖惩。为此,建立科学的“考评、培训、奖励”机制方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民警宣传工作的积极性。
(一)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在上级对派出所每月开展宣传考评的同时,各派出所也要配套出台相应的宣传考评方案,将宣传任务量化,把考评对象明确到民警个人,但同时也需注意:一是分配任务要结合工作量。所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爱护民警的角度出发,科学分配民警的宣传工作量,同时应注重减少额外的交办任务,减少不必要的加班,保证民警在完成业务工作的基础上,仍有精力去完成宣传任务,而不是马虎应付。二是角色定位要结合承受力。制定宣传方案、规定宣传任务要考虑到普通民警的承受能力,对刚刚接触宣传工作的民警要求不能过高,要讲求循序渐进,所领导对他们应该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帮助。三是考核评分要结合宣传面。在量化考评标准设定上要尽可能科学合理,对于宣传稿件的采用不必要追求上大报、登头条,能够登上省级媒体、中央级媒体固然可喜,但刻意追求只会给民警带来更大压力,派出所的宣传工作就应当明确宣传面,起到宣传公安的效果就好。
(二)建立全方位的培训机制。针对零接触公安宣传和文字宣传水平较低的民警,有规划的培训方案是快速提升他们基础宣传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一要常态化开展宣传民警培训。从县级公安机关的层面出发,邀请媒体专业人士分批次对派出所民警开展宣传工作轮训,力求让更多基层民警了解公安宣传的意义,掌握宣传工作的基本要素,为日后做好公安宣传工作的打好基础,也让他们看到上级领导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二要经常性召开宣传工作交流。从派出所层面出发,所领导要充分利用晨会、夕会的时间督促宣传工作的开展,对民警的宣传工作及时点评,或者针对影响较大的宣传事件开展专题交流会,让民警之间分享更多的宣传经验。三要跨领域进行合作性学习。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记者进警营活动,或者由政治处、新闻中心牵头成立民警、记者QQ群、微信群,为民警们提供一个更为方面的学习交流平台,让民警在与媒体工作者的日常交流中,就学习到宣传技巧、体会到宣传乐趣。
(三)建立多层次的奖励机制。新时期下,公安宣传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一股特殊的力量,派出所有效地利用不仅可以增强队伍的战斗力,还能够拉近警民关系,促进辖区的长治久安。为此,对于为宣传工作作出贡献的民警,公安机关应当给予适当奖励。一是要给予物质奖励。就现状来看,派出所民警所报送稿件和新闻线索,即使被刊登采用,也多半拿不到稿费,如果派出所或上级公安机关能够按照媒体采用情况,每月给民警相应的“稿费”奖励,将直接提升派出所普通民警的宣传积极性。二是要进行荣誉激励。公安宣传也是战斗力,公安机关在确保一些奖励政策在向基层部门倾斜的同时,也可适当向公安宣传民警倾斜。如向同级政府或上级部门请求设立单项的“三等功”或“二等功”表彰指标,评选年度优秀宣传民警等等,给派出所民警的宣传工作多设一个目标,多给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干宣传工作也能取得大的成绩。三是要提高政治待遇。对于那些在宣传工作开展中认真学习、埋头苦干、成绩突出、领导认可、群众满意的民警,要在提拨使用上予以考虑,以此激发广大派出所民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民警在公安宣传工作中劳有所获,苦有所慰。